一般无不适症状或者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梗阻胆管时可出现腹痛或者黄疸,发生炎症时出现典型的腹痛、寒战高热以及黄疸的三联征。 这三类人,容易长胆结石胆固醇摄入过多或者胆固醇代谢异常的人 ① 高糖高脂高能量饮食者 ② 具有某些基础疾病者(代谢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胆固醇本身在水里是微溶的,它之所以能溶于胆汁,是由于磷脂分子的包裹作用。 磷脂就像是“和事佬”,一头拉着胆固醇分子,一头领着水分子,使它们能短暂的和平共融。 如果胆固醇摄入过多或者代谢异常时,胆固醇和磷脂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有那么一部分胆固醇失去了磷脂的包裹,就不再是可溶的,它们成为胆汁中的“离群之马”,沉积在胆管、胆囊等各个地方,这就是胆结石形成的“万恶之源”了。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胆囊运动减退的人 ① 久坐,缺乏体育锻炼者 ② 胃肠外营养(TPN)患者、体重快速下降患者胆囊具有正常的收缩舒张功能,就像我们厕所的抽水马桶。 正常情况下,胆囊的运动可以将不溶的胆固醇结晶随胆汁一起冲走。但是如果这抽水马桶抽不动水了,就会让胆固醇结晶得以喘息,经过数月或数年的累积,滚雪球一般,形成胆结石。饮食不卫生、蛔虫感染的人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胆道及胆囊发生炎症反应,进而造成胆道壁的增厚、狭窄、甚至堵塞。这就好比马桶堵上了,胆汁也就淤滞了。 另外,细菌本身、蛔虫残留物都可以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除了上面所说的危险因素外,某些遗传位点的突变也可能是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所以胆结石患者的近亲往往具有更高的胆结石的风险。如何治疗胆结石?当怀疑有胆结石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是否有结石,结石的部位、大小、并发症等。一般首选腹部超声诊断胆结石。 腹部CT可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胆管有无扩张等。而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