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瘦可能会患上这种病——特别是这类人群50
发表时间:2024-12-04 17:24 11月29日,我院泌尿外科上门回访了一位“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患者年仅15岁,身形过瘦,此前,患者某天上厕所时突然发现小便不适伴随疼痛,并且小便中带血,在家长的带领下及时来我院进行检查。经医师检查后,诊断为血尿、蛋白尿以“胡桃夹综合征”收治于泌尿外科。经过几天精心治疗后,患者身体痊愈出院,在回访中患者说道自己小便已经正常不带血,能够吃得好饭了,我院医生也嘱咐家属,要注意给患者身体及时补充营养,适当增加体重维持健康。说到胡桃夹综合征,你了解多少?又该怎么预防呢? 一、什么是胡桃夹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到挤压而致管腔狭窄,造成左肾静脉高压和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好发于体型较瘦的青少年,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腹痛、生殖静脉曲张、反应性盆腔淤血和肾脏淤血等。男性可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女性可出现腰痛、盆腔不适和月经增多等。 二、胡桃夹综合征的发生机理 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SMA所形成的夹角为45°~60°,并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充塞,使左肾静脉不受压,但某些情况: 1.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而成瘦高体型,脊柱过度伸展压迫左肾静脉; 2.腹腔脏器下垂; 3.直立活动时腹腔脏器因重力关系牵拉SMA; 4.SMA起始部脂肪组织减少等可使夹角变窄,左肾静脉受压,导致左肾静脉及其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生殖静脉等淤血: 血尿的原因是左肾静脉受压致肾静脉高压,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或部分静脉管壁变薄破裂,引起非肾小球性血尿。 三、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关于胡桃夹综合征的治疗指征和治疗方案问题仍存争议。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对表现为轻度血尿或轻度可耐受的综合征时,推荐保守治疗。 对于肉眼血尿(尤其是反复性);症状严重者(包括腰痛或腹痛、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肾功能受损包括持续性体位性蛋白尿和精索静脉曲张);18岁以下未成年人经保守治疗24个月无好转,成人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改善或加重者考虑外科干预。 保守治疗 重点是增长体质量。 有报道胡桃夹综合征症状缓解与患者BMI增高明显相关。75%的18岁以下患儿经24个月的保守治疗获得缓解,其缓解主要机制是腹腔内和肠系膜上动脉区纤维组织增多,腹膜后脂肪组织增加及静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使左肾静脉高压缓解。有个案报道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体位性蛋白尿并获得缓解,但对体位性蛋白尿的远期预后研究有限,是否需用药物干预及药物治疗的远期效果尚无定论。 日本学者对直立不耐受患儿采用米多君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血皮质醇低的病情严重者应用醋酸氢氟可的松0.05~0.10 mg/d治疗使症状缓解。 外科干预 包括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和介入治疗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 有关外科干预方法已有较多报道,其中开放性手术为经典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 肾静脉支架植入术的案例近年增多,但对该方法的应用尚存争议。有学者指出,介入治疗缺乏长期研究结果,支架植入后有发生血栓形成、血管穿孔、支架移位至下腔静脉或心脏严重者需开胸手术治疗等严重问题的风险,且支架植入后需抗凝治疗,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及女性患者妊娠困难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尤其需要谨慎。 四、如何预防? 胡桃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法做到有效预防。建议高危人群平时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适当加强营养,有助于预防胡桃夹综合征。 1、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2、不要久站,注意适当进行休息; 3、不要过度劳累,三餐要规律且营养均衡; 4、多吃些脂肪含量略高的食物进行增重,适当增加体脂含量。 供稿:泌尿外科 科教科综合整理 科普内容综合行业信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泌尿外科(心胸、乳腺外科)简介 泌尿外科(心胸、乳腺外科)于2014年8月成立,是我县首批重点学科,科室有完整的人才梯队,病区实际开放床位40张,共有医务人员24人,医技人员1人。其中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1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9人,护士1人。 科室有体外冲击波碎石中心、膀胱镜检查室、尿动力学检查室、结石成分分析室、专科及男科门诊,拥有体外震波碎石机、BK和飞利浦B超、大族钬激光碎石机、科医人钬激光碎石系统、四代超声弹道碎石机及多套德国狼牌及日本奥林巴斯输尿管镜、肾镜、经皮肾镜、奥林巴斯高清腹腔镜、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成像系统、结石成份分析仪、尿动力检查仪等国内外先进专科诊疗设备。年均开展各类手术1200例以上,尤其泌尿系统疾病的各种微创手术治疗最具特色。 科室专家介绍: 麻亚松: 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外科二党支部书记。铜仁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乳腺疾病专科联盟、贵州省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理事。2007年7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能熟练开展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膀胱结石碎石术等常见泌尿系结石手术操作,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前列腺电切、膀胱肿瘤电切术等复杂手术操作,在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软硬镜联合钬激光微创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观察》,作为副主编发表论著《精编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曾获铜仁市、松桃县、医院“优秀医师”称号,获省“白衣先锋”荣誉称号,多次获铜仁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竞赛奖项,获“县先进个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麻承志: 铜仁市人民医院帮扶专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甲乳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铜仁市乳腺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铜仁市普通外科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委员乳腺专业委员、贵州省乳腺疾病联盟理事。曾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外科及乳腺甲状腺中心进修学习,到广州逸仙医院培训输液港植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培训乳房重建。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论10余篇,发明专利5项、新技术、新项目1项,参与发表论著一部。 专业擅长:精通甲状腺乳腺疾病及烧伤整形诊治,熟练开展甲状腺癌并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旁腺切除术、开放及腔镜甲状腺切
胡胜琴: 科室副主任,主治医师,2012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铜仁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于2018年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半年,2023年到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进修学习。擅长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男性性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男性不孕不育的诊疗,精通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男性阴茎增粗延长,熟练掌握显微镜下背神经阻断术,显微镜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