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要等亮红灯了,才关注你的健康 !!!1027
发表时间:2024-12-03 16:35 前些年,32岁复旦女博士于娟,患癌后写了6万字感悟,临终的遗言让人动容,也掀起了一股对于健康的反思热潮,上海交大本科,海外留学的经历,名校教师,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她拿到了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sci上数十篇的学术论文……于娟的前半生一路打怪升级,攀山越岭,人生开挂。可是命运却在她32岁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被查出来患有乳腺癌晚期,她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33岁。她在博客中写道:“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过觉,我总是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我忙着工作、学习、写论文,可是更多的时间我在肆无忌惮地K歌、蹦迪、喝酒。”、、、、、、 因为追逐心中的梦想不顾身体健康,过多透支精力和时间,导致身体累垮,疾病的降临,她的感悟让我们扼腕叹息。 在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环境下我们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从这比重中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健康这个话题,现在不仅老年人需要关注健康,年轻人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如果没有健康,成功、财富、快乐、梦想便都是镜花水月。人生在世,唯有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敲黑门,划重点,快对号入座,你健康吗?)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能够恰当地认识、评价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个体应主动应对环境变化,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有一项目标是“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影响健康危险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四类: 1、环境危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危险因素(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物理性危险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化学性危险因素(如毒物、农药、废气、污水等)。 (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收入、文化教育、就业、居住条件、家庭关系、心理刺激、工作紧张程度及各类生活事件等。 2、行为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由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称为自创性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与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熬夜、毒物滥用、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不合理驾驶等。改善行为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行为密切相关。有估计称,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此种原因,健康的四大基石定义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生物遗传因素。包括直接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以及遗传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龄、性别、种族、疾病遗传史、身高、体重等。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因素,包括医疗质量低、误诊漏诊、院内交叉感染、医疗制度不完善等。 三、培养对身体有利的健康习惯 1、吃一顿营养的早餐。“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早上不吃早餐,整个上午都会处于空腹状态,身体没有营养摄取,整个人的体力、精力都很不好, 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而早起吃早餐,不仅能保证体力,而且精力也会非常充沛,工作、学习得状态也会更好。 2、每天吃5种蔬果。多吃蔬果,可以减轻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建议把蔬果放在容易看到、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以提醒自己多吃蔬果;也可以把水果切成小块,当作点心,代替那些会令人发胖的饼干、零食等。
3、每天运动30分钟。定期运动能够降低患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每天持续运动30分钟可以起到预防和控制这些慢性病的作用。 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物质,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减轻抑郁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可以帮助改善情绪,使人更加积极愉快。在屋内听鸟叫声、闻花香等活动都能够促进愉悦感和幸福感,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4、戒烟。戒烟后,心肺功能会逐渐恢复, 呼吸更顺畅,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 吸烟会削弱免疫系统,戒烟后,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更不容易感冒或感染其他疾病。 吸烟会导致牙齿变黄、口臭等问题,戒烟后,口腔健康状况会显著改善。 5、再忙也要和家人聊聊天。和家人聊天可以增强免疫力。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机会,增强生命抵抗力。通过与家人交流,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和烦恼,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焦虑,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这种互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的质量。 6、让自己有好的睡眠。睡眠质量好能够调节人体激素分泌,还能增强身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增强免疫力。睡眠质量好有利于人体器官得到充分休息,使机体修复能力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 7、多喝水。多喝水可以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水分在人体中充当的角色是运输养料以及代谢废物,还参与许多代谢反应。每天多喝水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反应,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水是一种可以帮助输送代谢废物的液体,多喝水可以促进肝脏排毒,促进肾脏排泄,帮助排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避免尿路结石。 8、多吃排毒食品。如白菜、菠菜、韭菜、胡萝卜、南瓜、番茄、山芋、大豆、大蒜、海带、绿豆等。人人都应学会自我排毒,减少体内毒素的滞留,从而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看看你符合几条→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5、 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科教科综合整理 科普内容综合行业信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